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通俗地讲,偷接概念就是有意地把一件事物的本来解释换成另外一种看起来也能成立的解释,以达到某种目的。

偷换概念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用看似相近实际内涵不同的概念替换原概念,主要表现为在同一话题里,把几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论证的有效性。

【示例 1】

研究人员很早之前就发现,唑吡坦在女性体内的平均代谢清除率较男性慢得多。实际上,对于很多常用药物的代谢率、耐受性和疗效,普通男性和女性之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女性对于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男性高 50%~70%。体型大小、脂肪和肌肉的比例,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都是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但医生在开药方时,却很少会考虑性别差异对药效的影响。这说明医生在开药方时很少会考虑个体差异。

【逻辑问题分析】

“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为不同概念,由很少考虑“性别差异”推出很少考虑“个体差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示例 2]

死亡率与病死率是医学文稿中最常见、最易被混淆的两个名词术语。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之比,是衡量人口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病死率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疾病来说的,是指患某病的死亡人数与某病的患者数之比,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在一篇报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6 例外科治疗体会”的文章中,某医院手术死亡1例,报道将其总结为“死亡率是 ***”。

【逻辑问题分析】

在该篇新闻报道中,明显将“死亡率”与“病死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回到原文相关概念处,仔细分析,看其落脚点与之前概念的联系。二是扩大或缩小原概念的范畴。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界定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概念的扩大或缩小即概念内涵或外延的变化。比如:动物,哺乳动物、犬科动物、犬,哈士奇,这一系列概念的内涵是不断递增的,同时外延是不断递减的。在论证中,需注意保持论题的一致性,避免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

【示例 3]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出去看?”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对话中,“灯”和“花灯”,“人”和“游人”都不是同一概念,不能等同。“花灯”是所有“灯”中特殊的一部分,“游人”也是所有“人”中特殊的一部分。司马光用“灯”偷换了“花灯”的概念,用“人”偷换?“游人”的概念,扩大了概念的范畴。这是一种明显的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